

11月26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許穎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任洪源,市科技局副局長祖延輝,市人社局副局長鄭巴音,介紹《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天津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 李娟
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高興地邀請到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許穎悟先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任洪源先生,市科技局副局長祖延輝先生,市人社局副局長鄭巴音先生,為大家介紹《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的提問。
首先,請許穎悟先生介紹《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主要內容。
許穎悟: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2021年9月27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稐l例》作為全國首部省級促進智能制造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是天津市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域的有益探索和實踐,將為天津市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助推“天津制造”變為“天津智造”,提供法治保障。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條例》出臺的必要性及主要內容。
一、出臺《條例》的必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國家綱要》)明確將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作為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中央深改委《關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制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健全法律法規,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稐l例》依據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緊密銜接工信部出臺的“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和即將出臺的“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天津市智能制造發展方向。
“十四五”時期,天津市著力落實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堅持制造業立市,大力引育新動能,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著力構建“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建設制造強市,基本建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當前,天津市制造業正處于從自動化向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階段,持續深入推進智能制造發展,大力支持特色智能裝備,培育國內知名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國內一流的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制定實施百億級智能制造專項政策,都將全力助推我市制造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起草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地方性法規的條件已經成熟。
在智能制造領域,我國尚未出臺相關的上位法,本《條例》作為全國首部省級促進智能制造發展的地方性法規,不僅能推進智能制造領域的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也能通過法律的渠道保障市場主體的權益?!稐l例》的制定和實施,充分體現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對天津市智能制造工作的高度重視。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天津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立良法、立好法、立務實管用之法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為目標,營造智能制造領域公平競爭環境,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推動智能制造產業全面提升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稐l例》的出臺,也是天津市堅持全面依法治市,主動適應國內外發展形勢的復雜深刻變化,履職擔當,創新作為,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法治服務與保障。
二、《條例》框架及主要內容
《條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對標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四大智能制造發展重點任務。其中,包含總則、智能制造供給、智能制造應用、智能制造支撐、激勵措施及附則6章37條。
(一)第一章總則。
主要內容:一是明確了立法目的,根據國家關于智能制造的定義,明確了智能制造的定義和適用范圍;二是結合當前天津市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工作實際,明確了政府和主管部門的職責;三是強調規劃引領的作用,明確了編制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的工作;四是明確了加強開放合作、加大宣傳推廣,增強智能制造的資源集聚和輻射能力。
(二)第二章智能制造供給。
主要內容:一是明確加強供給體系建設,鼓勵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研發智能制造技術;二是支持建設制造業創新載體,加快智能制造創新成果轉移轉化;三是鼓勵企業加快發展智能裝備、工業母機、工業軟件,鼓勵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升服務能力,引領帶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
(三)第三章智能制造應用。
主要內容:一是明確深化智能制造推廣應用,培育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二是支持建設智能場景、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提升企業生產和管理智能化水平;三是培育優質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強化領航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等優質企業的培育;四是推動上下游企業業務鏈條貫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管控能力,鼓勵行業智能化改造。
(四)第四章智能制造支撐。
主要內容:一是規定著力構建完備可靠、先進適用、安全自主的智能制造支撐體系;二是對參與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和開展智能制造標準應用進行了規范;三是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人才支撐、安全保障能力、公共服務進行了規范;四是對支持行業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進行了規范;五是鼓勵舉辦智能制造領域展覽、賽事、論壇等活動,增強智能制造的資源集聚和輻射能力。
(五)第五章激勵措施。
主要內容:一是明確在政策資金方面,本市統籌使用智能制造相關財政專項資金,以智能制造產業鏈、創新鏈的重大需求和關鍵環節為導向,重點支持一批智能制造項目;二是在產業基金和金融服務、直接融資、人才激勵等方面支持智能制造發展;三是明確應當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智能制造供需對接活動,優化智能制造企業發展環境;四是明確加強智能制造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能力。
(六)第六章附則。
主要明確施行日期。
明確本《條例》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下一步,市政府有關部門將宣傳好、貫徹好《條例》,深刻領會和精準把握《條例》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統籌協調推進《條例》的配套制度建設,確?!稐l例》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李娟:
謝謝許穎悟先生。下面,請記者朋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新華社:
剛才您提到《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整體框架對標的是國家《“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條例》和國家《“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的關系是什么?天津市《條例》有哪些天津特色?
任洪源: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丁笆奈濉敝悄苤圃彀l展規劃》是國家工信部為加快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制定的專項規劃,規劃中確立了智能制造系統的發展路徑,明確了智能制造四大重點任務,包括加快系統創新,增強融合發展新動能;深化推廣應用,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加強自主供給,壯大產業體系新優勢;夯實基礎支撐,構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對標上述四大重點任務,融入了智能制造系統創新,形成《條例》智能制造供給、智能制造應用、智能制造支撐三大章節的主體框架:在智能制造供給層面,加快發展智能裝備、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提升智能制造供給體系適配性,引領帶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在智能制造應用層面,聚焦企業、行業、區域轉型升級需要,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應用示范,培育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智能制造支撐層面構建完備可靠、先進適用、安全自主的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健全完善相關標準、信息基礎設施、人才培養、安全保障、公共服務等發展基礎,提高智能制造支撐能力。結合天津市智能制造實際以及2018年至2021年智能制造專項資金項目實施情況,形成了《條例》總則和激勵措施,明確《條例》是“為了促進智能制造發展,落實制造業立市戰略,增強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整體原則;指出了智能制造相關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向為“智能制造產業鏈、創新鏈的重大需求和關鍵環節”。
關于天津特色。主要有三點:
一是《條例》中突出了以提升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為著力點,加快構建智能制造發展生態,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助推“天津制造”變為“天津智造”的“天津思路”。
二是《條例》中結合智能制造供給核心裝備,確定了鼓勵企業開發推廣智能立(臥)式五軸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數控磨床等高端工業母機,為天津市突破智能制造高端重點領域確定了方向。
三是《條例》中結合2018年至2021年天津市智能制造專項資金項目實施情況,確定了智能制造相關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向,包括制造業創新載體、智能制造企業技術中心研發能力提升,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集成應用、首版次工業軟件示范應用,工業母機、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發展;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培育;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等新模式應用與試點示范;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領航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等。
謝謝。
科技日報:
《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中提到,落實制造業立市戰略,堅持創新驅動,構建智能制造科技創新體系,推動跨學科、跨領域融合創新,提升智能制造創新效能。請祖局長回答一下科技創新是從哪些方面考慮的。
祖延輝:
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天津市在“十四五”期間,實施制造業立市戰略,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舉措,市人大頒布實施《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為促進智能制造創新發展給予了及時的法律保障,市科技局將認真學習、宣傳落實《條例》,忠實履行《條例》所賦予的各項職責,抓好《條例》的貫徹實施。
《條例》將創新驅動作為第一原則,將智能制造創新能力作為首要著力點,是對科技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稐l例》第二章及有關條目明確科技創新工作職責與任務,我們將對表對標貫徹落實,做好“十四五”期間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布局,抓好年度工作安排,力爭在智能制造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跨學科融合創新和產學研合作、技術集成應用與成果轉化上下功夫見成效。
一是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面。將智能制造作為海河實驗室、市重點實驗室、市技術創新中心、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布局建設的重點方向。已組建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研究方向之一就有智能化現代中藥制造設備,合成生物學海河實驗室也有智能化布局。正在組建的大學科技園也將把智能制造技術研發轉化作為重點方向。通過創新體系布局與完善,形成基礎研究、應用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化的創新鏈條。同時,正在推進建設中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智能制造也是試驗區重要任務之一,通過加強智能制造應用場景牽引研發與集成示范,加速推動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二是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重點從關鍵硬件、基礎軟件等研發攻關,多學科研發技術集成,到智能制造技術解決方案一體化推進,以應用為牽引,以“揭榜掛帥”為攻關模式,創新科技攻關項目形成與實施機制,為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和制造業立市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撐。
三是在激發科技創新主體創新創造活力方面。充分發揮領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作用,圍繞智能制造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研發應用,積極探索產學研用合作的創新共同體模式,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圍繞智能制造的關鍵硬件、基礎軟件、數據處理、智能傳感、物聯網等方向加快培育一批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和領軍企業,以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加強科技供給,推動天津市制造業加快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和綠色化,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謝謝大家!
津云: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稐l例》特別提到了要加強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服務,具體有哪些做法,還請詳細解答一下。
鄭巴音:
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8年實施了“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大力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緊缺人才。截至2021年10月底,累計引進各類人才41.7萬人。為天津智能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20年,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國先行先試,探索組建創新聯合體,組建了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智能軌道交通、半導體集成電路等十大產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目前,聯盟已鏈接高校院所80家,聯系領軍企業1600家,邀請兩院院士等特聘專家62位,聚集工程師3萬人,形成“聯盟搭臺、科學家助力、企業家唱戲”的生態格局,激發出協同創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2021年5月,我們出臺了《關于深入實施人才引領戰略加快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出“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升級版,為“十四五”期間天津加快集聚優秀人才服務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的出臺,為天津智能制造產業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績又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條例》中關于人才引育明確了相關任務。市人社局將積極貫徹落實,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讓人才“引得來”。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定期征集高端緊缺崗位需求,納入天津市年度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目錄,依托各類主流媒體,面向海內外同步發布,同時,注重發揮“津洽會”人才智力引進、“海河英才”創業大賽、“雙一流”校園招聘等一系列“賽、展、會”平臺作用,幫助用人單位精準對接引進智能制造領域高端緊缺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
二是讓人才“有發展”。聚焦技能人才培養,大力實施“海河工匠”建設工程,支持開展智能制造領域職業技能培訓。堅持“需求引導培訓、補貼對應等級”原則,編制發布市場緊缺職業需求和培訓補貼目錄,鼓勵企業、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學校面向社會開展智能制造領域職業技能培訓。我們將抓住人社部天津市共建“技能天津”、舉辦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等難得契機,發揮“培訓”“競賽”雙引擎作用,為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三是讓人才“有活力”。一方面,發揮職稱評價“指揮棒”“風向標”作用,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對智能制造企業堅持主動上門送政策、對接需求解難題,確保各類企事業單位智能制造專業人才,以及從事智能制造工作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自由職業者的職稱申報權益。積極拓寬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為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提供精細化、專業化服務。另一方面,為支持智能制造相關產業鏈、人才鏈發展,2021年9月,我局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了關于優化工程技術系列職稱評價支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按照“一鏈一策”的原則,為每條產業鏈建立一套職稱專業體系,智能制造專業是其中增設的9個新專業之一。
四是讓人才“留得住”。設立人才檔案專庫,為企業家和創業人才提供檔案接轉、使用等方面的專屬服務。對于用人單位引進的智能制造領軍人才,市人社局發揮人才矩陣功能,主動對接協調科技、工信、金融、教育、海關等相關部門,為智能制造領域各類優秀人才,精準提供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健康等方面服務保障,積極打造“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環境,為天津高質量發展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貢獻人社力量。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李娟:
由于時間關系,提問環節就到這里。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中國汽車工業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天津市南開區長江道591號B座2樓
網址 :HTTP://www.architectabhishek.com E-MAIL:AEZCKJ@163.COM
津ICP備15006113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天津